技術文章
一、設備啟停A全:筑牢試驗前的 “D一道防線"
設備啟停階段易因參數誤設、狀態誤判引發液壓沖擊或電氣故障,需嚴格遵循 “先檢查、后啟動,先卸載、后關機" 的流程:
• 液壓系統預處理:
? 確認液壓油位處于油箱刻度線 2/3 處(過低禁止啟動,防止油泵吸空損壞),油液無渾濁、發黑(污染度需達標 NAS 8 級),油溫在 20-30℃之間(低于 15℃需開啟加熱器預熱,高于 35℃需啟動冷卻系統);
? 沿高壓油管走向檢查接頭、法蘭,無油跡泄漏,蓄能器壓力表顯示壓力為工作壓力的 60%(如工作壓力 20MPa,表壓需≥12MPa),壓力異常時禁止啟動。
• 電氣與A全裝置檢查:
? 急停按鈕處于彈出狀態,控制箱內接線端子無松動、氧化,設備接地電阻≤4Ω(用接地電阻測試儀核驗);
? 壓力室A全門(若有)關閉到位,溫控艙門密封良好,觀察窗無裂紋(防止試驗中介質飛濺或玻璃碎裂)。
• 軟件參數初校:
? 打開測試軟件后,執行 “系統自檢",力傳感器、位移計、溫度傳感器均顯示零位或基準值(無 “通訊中斷"“超限" 報警);
? 預設荷載、圍壓、溫度等參數時,需確認數值不超過設備額定限值(如軸向荷載不超額定值的 百分之100,圍壓不超 30kPa)。
• 荷載與壓力卸載:
? 嚴格遵循 “先卸軸向荷載→再卸圍壓→Z后停泵站" 的順序,禁止直接關閉主電源(易導致液壓油憋壓,損壞伺服閥);
? 軸向荷載需降至 0kN,圍壓降至常壓(≤0.5kPa)后,再關閉液壓泵站,避免殘余壓力引發管路震動或油液噴射。
• 設備與環境清理:
? 溫控艙溫度降至室溫(20-25℃)后再打開艙門,防止低溫D傷或高溫tang傷;
? 清理壓力室殘留混合料時,需用Z用工具(塑料刮刀),禁止用尖銳金屬件刮擦缸體內壁(避免損壞密封面),清理后用無水乙醇擦拭干凈。
• 電源與記錄確認:
? 關閉設備主電源、計算機電源,拔掉插頭,整理傳感器線纜(避免碾壓、拉扯);
? 填寫《設備使用記錄》,注明運行狀態、是否出現異常(如異響、報警),異常情況需同步上報實驗室管理員。
試驗運行中需實時監控設備狀態,重點防范液壓泄漏、荷載沖擊、溫度失控等突發風險:
• 荷載加載規范:
? 采用 “階梯式加載" 模式,初始荷載增量≤額定值的 10%,每級荷載穩定 30 秒后再遞增(防止瞬間荷載沖擊損壞傳感器或試樣);
? 動態加載時,密切觀察荷載曲線波動(正常≤±0.2kN),若出現突然跳變或超限報警,立即按下急停按鈕,待設備停穩后排查原因。
• 圍壓與溫度管控:
? 圍壓施加速率≤0.5kPa/s,避免試樣因瞬時受壓產生 “爆裂"(尤其多孔瀝青混合料);
? 溫控試驗中,每 15 分鐘查看一次溫度曲線,若實際溫度與設定值偏差超 ±1℃,立即暫停試驗(防止溫度失控影響材料性能或損壞艙體)。
• 人員操作邊界:
? 試驗運行時,操作人員需與設備保持A全距離(至少 1 米),禁止將手、頭靠近壓力室、液壓泵站等高壓區域;
? 禁止在設備運行中拆卸傳感器線纜、打開壓力室門或調整伺服閥等核心部件(易引發觸電、液壓傷害)。
• 試樣安裝防護:
? 搬運試樣(Φ100×200mm 試樣重量約 5kg)時需雙手托舉,避免單手拎取導致墜落砸傷腳面;
? 粘貼應變片時,使用丙酮清潔試樣表面需在通風櫥內進行(丙酮易揮發,避免吸入過量蒸汽),同時遠離火源(丙酮閃點 - 20℃,屬易燃品)。
• 壓力室操作規范:
? 安裝壓力室蓋時,需確認密封圈已正確放置(氟橡膠圈無扭曲、裂紋),螺栓需對角均勻擰緊(扭矩 20N?m,用扭矩扳手控制),禁止過度擰緊(易導致螺栓滑絲或蓋體變形);
? 拆卸壓力室蓋前,B須確認圍壓已W全卸除,防止開蓋瞬間殘余壓力將蓋體彈起(造成人員撞擊傷害)。
針對試驗中可能出現的液壓泄漏、電氣故障、溫度超限等緊急情況,需建立 “報警識別→緊急停機→風險控制" 的快速響應機制:
• 油管泄漏或爆裂:
? 立即按下急停按鈕,切斷設備電源,快速撤離至A全區域(防止高壓油液噴射傷人,液壓油溫度可達 50℃,易造成tang傷);
? 待油液停止泄漏后,用吸油棉吸收泄漏油液(禁止用水沖洗,防止滑倒),并在泄漏區域設置 “禁止通行" 警示牌,聯系專業人員維修。
• 伺服閥卡滯或荷載失控:
? 若軟件顯示荷載持續上升且無法控制,立即執行 “緊急卸載" 命令,同時按下急停按鈕;
? 停機后檢查伺服閥閥芯(可能因雜質卡滯),禁止在帶壓狀態下拆解伺服閥(易導致閥芯彈出)。
• 傳感器線纜短路或起火:
? 立即關閉主電源,使用干粉滅火器(禁止用水)撲滅初期火情,火勢擴大時立即撤離并B打火警電話;
? 滅火后檢查短路原因(如線纜磨損、潮濕),更換損壞線纜后需重新校準傳感器精度。
• 數據采集卡故障或軟件崩潰:
? 若僅軟件崩潰,先通過設備控制面板執行卸載操作,再重啟計算機與軟件;
? 若伴隨設備無響應(如荷載無法卸載),直接按下急停按鈕,待設備停穩后排查硬件連接。
• 超溫報警(溫度超設定值 5℃以上):
? 設備通常會自動停機,若未停機需手動按下急停按鈕,檢查加熱管是否短路(用萬用表測電阻)、溫控模塊是否失效;
? 高溫試驗(>50℃)超溫時,禁止立即打開溫控艙門(防止高溫氣體涌出tang傷),待溫度降至 40℃以下再操作。
• 低溫泄漏(如制冷介質泄漏):
? 若聞到刺激性氣味或看到艙內結霜異常,立即停機并撤離,保持實驗室通風(部分制冷介質有輕微毒性);
? 聯系設備廠家專業人員檢修,禁止自行拆解制冷系統(需專業工具與資質)。
操作人員需具備基本A全防護意識,實驗室環境需滿足設備運行的A全條件:
• 基礎防護:試驗全程需穿實驗服(長袖,防止油液污染或試樣劃傷)、F滑防砸A全鞋(防止試樣墜落或工具砸傷);
• 專項防護:粘貼應變片時需戴丁腈手套(防丙酮腐蝕),低溫試驗時需戴防寒手套(取放低溫試樣),高溫試驗時需戴N高溫手套(操作壓力室);
• T殊場景:處理液壓油泄漏時需戴護目鏡(防止油液濺入眼睛),若油液接觸皮膚,立即用肥皂水清洗。
• 空間與布局:設備周圍 1 米內無雜物堆放,預留足夠操作與應急撤離空間,通道寬度≥1.2 米;
• 溫濕度與通風:實驗室溫度保持 20℃±5℃,濕度≤60%(濕度過高易導致電氣短路),通風系統正常運行(尤其使用丙酮等揮發性試劑時);
• 消防與急救:設備附近配備干粉滅火器(距離≤5 米)、應急沖洗裝置(洗眼器、緊急噴淋,距離≤10 米),操作人員需熟悉其位置與使用方法。
• 資質要求:操作人員需經專項培訓(設備原理、A全操作、應急處置)并考核合格,取得《設備操作資格證》后方可獨立操作,嚴禁無證人員上機;
• 協作操作:多人協作試驗時,需明確分工(如一人操作軟件,一人監控設備狀態),啟動加載、卸載等關鍵步驟前需相互確認,避免誤操作;
• 禁止行為:嚴禁在設備運行時嬉戲打鬧、玩手機,嚴禁擅自修改軟件核心參數(如荷載限值、校準系數),嚴禁用設備做超出試驗規程的測試(如超量程加載、高溫高壓耦合試驗)。
伺服液壓動三軸試驗儀的A全操作,本質是 “Y防為主、全程管控、應急有序" 的系統性管理 —— 啟動前的全面核查規避源頭風險,運行中的動態監控及時阻斷隱患,應急時的規范處置降低事故損失。每一項A全常識的落地,既是對操作人員人身A全的保障,也是對設備精度、試驗數據可靠性的守護。在遵循 JTG 3410-2025 試驗標準的同時,嚴守A全操作底線,才能實現 “J準測試" 與 “A全運行" 的雙重目標。